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對企業營運影響日益增加,國際間對於氣候風險管理與財務揭露的要求逐步提升。有關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與機會相關財務揭露,本公司從治理、策略、風險管理及指標與目標等四大面向制定相應管理流程及相應策略,落實氣候變遷之風險管理,以提升公司永續競爭力。
 
一、治理(Governance)
董事會對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監督
本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就氣候變遷風險監測與因應對策,每年定期向董事會報告風險議題、風險對策及運作情形成果,包括ESG及氣候變遷議題的績效、衝擊評估與永續目標達成進度。
 
管理階層在評估與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角色
  • 設置永續發展委員會,由總經理擔任召集人,推動綠色營運以提升環境管理績效與環境風險管控。溫室氣體盤查自112年起每季向董事會報告執行情形。每年向董事會報告氣候變遷相關推動計畫與運作情形。
  • 設置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總經理擔任主任委員,落實氣候變遷相關議題,制定年度公司層級的重大風險;總幹事由管理處主管擔任,負責風險管理機制的推動、運作及綜理行政作業,公司一級主管皆納入委員,蒐集對於氣候變遷可能造成之營運風險,共同參與討論鑑別短、中、長期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並直接向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報告。
 
二、策略(Strategy)
短、中、長期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
本公司為專業的系統整合廠商,並無生產設備或產品,當前極端氣候對本公司的營運影響並不顯著。
  • 短期(1-3 年):

    ►法令遵循:114年完成母公司溫室氣體盤查及外部查證。
    ►市場機會:使用低排放能源、擴大低碳產品與服務。

  • 中期(3-5 年):

    ►使用更有效率的新產品與服務的創新技術。

  • 長期(5 年以上):

    ►建立新市場夥伴關係,推動減碳供應鏈計劃。

氣候變遷在業務、策略和財務規劃上與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衝擊
本公司面臨的重大氣候風險,視客戶端對企業溫室氣體減量及遵循產品能源效率標準的要求程度而定,本公司應客戶需求提供系統整合技術服務。
截至目前為止,氣候變遷之風險對本公司業務及整體財務並未構成重大衝擊與顯著影響,故本公司營運無迫切轉型之行動需要。
  • 主要轉型風險:

    本公司預計於114年度完成母子公司溫室氣體盤查及外部查證,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

  • 主要實體風險:

    當新法規生效時,公司須遵循並承擔相應的營運成本及費用。

  • 主要氣候機會:

    透過技術優勢與客戶維持長期信任關係,在永續轉型趨勢下提供相應解決方案,提升市場競爭力。

策略韌性與情境分析
因當前極端氣候對本公司的業務影響並不顯著,有關氣變遷策略,本公司將參酌集體母公司之永續策略,以作為本公司營運策略調整之參考。
 
 
三、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
氣候相關風險的鑑別與評估流程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依照策略、財務、營運及危害四大風險類別,蒐集外在市場、法規、技術與實體的氣候未來發展趨勢,列出本公司可能面臨的氣候風險與機會,各委員於會議中報告、討論風險之辨識分析及評量,鑑別出重大氣候風險與機會,再將相關氣候風險轉換為財務數字。經檢視有影響性的風險金額微小,重大風險發生機會甚微,氣候相關風險不會對本公司造成潛在的財務衝擊。
 
氣候相關風險的管理流程
永續發展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鑑別主要風險後與公司各事業單位探討相關因應對策,相關風險評估提報審計委員會進行監督。審計委員會依據該風險管理與評核結果,定期對董事會進行報告。
 
氣候相關風險的鑑別、評估和管理流程整合至公司整體風險管理制度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每年展開年度風險辨識與評估,針對高風險項目列為年度KPI,並展開預防減緩措施,定期進行風險追蹤,檢討風險管理之成效。年度於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報告風險運作執行狀況。

 
四、指標與目標(Metrics and Targets)
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指標
本公司為專業的系統整合技術服務之廠商,我們盤點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對於本公司財務並無潛在衝擊影響,未來將強化公司節能減碳計畫目標。
 
溫室氣體排放及相關風險 / 管理目標及相關績效
本公司以2022年為基準年,盤查範疇為台灣地區各地辦公室營運之排碳量,總排碳量為1111.9933噸CO2e
  • 短期:建立溫室氣體盤查標準及要求,並設定減碳基準年,制定減碳計畫與目標。
  • 中期:以每年減少1%排碳量,至2030年前較2022年排碳量減少10%。
  • 長期: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Net-Zero)。
關閉